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出席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这次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就是通报全省公安机关部署启动“三项整治”的工作情况。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三项整治”工作的总体情况,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
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是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微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的利益,破坏公安机关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胡家福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解决“微腐败”问题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向基层延伸,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正风肃纪带来的新变化和反腐倡廉取得的新成效。
省公安厅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群众投诉举报线索和查处的民警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通过全面分析研判,归纳总结出当前基层公安机关三类“微腐败”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经过研判,感到“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敲诈勒索、以案谋私”、“民警经商或变相参与经商”这三类问题。在今年5月8日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胡家福副省长就集中解决这三类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三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省公安厅成立了由常务副厅长任组长,有关厅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厅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公安机关“三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方案,全面启动了“三项整治”工作。
全省公安机关“三项整治”工作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到今年年底结束,每项整治工作都由一名厅党委委员牵头,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分条线推进实施。
一是由刑侦局牵头,会同指挥中心、经侦、治安等部门,集中整治“有案不立、立案不查”问题,全面排查今年以来110非案件警情、带破和补立案件、检察机关通知立案案件,核查比对各类战役破获案件、打处人犯统计数据,从中发现问题。
二是由法制总队牵头,会同控申、户政、交警等部门,集中整治“敲诈勒索、以案谋私”问题,重点逐级排查2016年以来因民警执法不公引发的涉警信访案件和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案件转行政案件办理、久拖不侦的刑事案件以及处罚裁量明显畸轻、行政拘留暂缓或者停止执行、请假出所的行政案件,组织群众公开评议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从中发现问题线索。
三是由省纪委驻厅纪检组牵头,集中整治“民警经商或变相参与经商”的问题,组织全省公安民警进行自查自纠、登记申报,由民警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核对登记内容并“签字背书”,从中发现民警参与经商问题。(主要是本单位自查自纠,本单位领导作为负责人要签字背书。)重点是核查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参与经营娱乐场所、特种行业、涉及公安业务的驾校、检车线、驾考场地、保安押运公司、消防工程的施工、检测和消防产品经营等问题。对发现的三类突出问题,由上级业务部门及时予以纠正,涉及民警违纪违法的,一律由纪检部门立案调查。同时,紧紧扣住如实立案、执法监督、信息公开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微腐败”问题。
开展好“三项整治”工作,我们坚持要开门搞整治,通过新闻媒体持续深入的采访报道,依托公众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整治成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参与“三项整治”,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问题线索,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公安机关基层“微腐败”的舆论氛围,切实解决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顽疾,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的公信力,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此,全省公安机关设立了统一的举报电话:12389,(这个电话是省厅有,各市州也有,只要打这个电话就没有问题),欢迎群众信访举报,地址可以邮到:吉林省公安厅投诉举报中心;我们也开通了网上举报的渠道,请登录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点击“投诉中心”进行投诉举报。公安厅鼓励和欢迎群众实名进行举报。对群众的投诉举报线索,公安厅将立即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核查,核查属实的,将对当事民警进行严肃处理,典型案例向社会通报曝光。
各位记者朋友,加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以“三项整治”工作为契机,深入纠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和期盼,努力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过硬的公安队伍,为维护稳定、服务吉林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要发布的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