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迅速落实省政数局印发的《关于全力保障复工复产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推出“五办”举措,全力保障复工复产项目招投标活动。一是 “容缺办”。招标(采购)人或代理机构依据项目立项文件、资金批复文件、项目业主或行管部门意见等其他证明材料,可通过“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方式,先行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容缺的要件在规定期限内补交。二是 “有序办”。涉及城市运行、疫情防控、国计民生以及企业急需等重要、重大项目,招标(采购)人或代理机构可申请启动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优先开展或恢复交易。疫情期间暂停开标的项目,原则上按照原定开标时间排序恢复交易,已在交易系统办理延期开标、取消场地的项目,接续预约开标时间和场地,进入流程即可。三是 “安全办”。交易项目各方主体可通过登录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查询相关招投标信息。在开评标活动中,严格执行“六个不见面”,开标室内招标(采购)人、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监督人员总数不超过5人。评标室内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进入1人组织评标,专家评委在独立隔断标室就座。四是 “放权办”。将县(市)本级的政府采购项目限额由原来200万元(货物、服务)及400万元(采购类工程)分别提高至600万元和1200万元,工程建设项目限额由600万元提高至1800万元,限额以下项目均下放至属地进行交易,赋予县(市)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五是 “延时办”。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产权交易项目按照安排恢复交易后,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全市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项目受理、场地安排、专家抽取、服务保障等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推行延时服务,切实保障交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