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新闻发布会
-
吉林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7年12月27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魏茂义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崔东双处长、省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王彦民处长,他们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中新社、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网、法制日报、新文化报、彩练新闻等14家媒体的15名记者参会。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2017-12-29 09:44:00
-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前,居民在外餐饮消费越来越普遍,餐饮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餐饮安全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事情,今年我国首次出题了全面指导餐饮行业质量安全的纲领性文件,从多个方面提出要求,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魏茂义先生,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崔东双先生,省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王彦民先生,他们将一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给予充分的关注。
下面,首先请魏局长为大家介绍情况。
2017-12-29 11:45:00
-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魏茂义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上午好!
餐饮业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的最后一关,推动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党和政府十分重视。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普通居民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就要抓住餐饮业。他同时强调,八项规定以来,高端消费明显下降,普通消费上升,要从满足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2017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再次强调要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今年9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4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全面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组织实施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目前国内对餐饮业最全面的指导性文件。
需要指出的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农产品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及原辅料贮运销售、食品加工制作、餐具洗消、监督抽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诸多环节,需要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主体责任、提升管理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食品药品安全办、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农业、商务、卫生计生、质检、食药监、旅游、民航、铁路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共同推动;也需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力量。
下面,我就我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通报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我省餐饮业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餐饮服务提供者105236家,其中餐饮服务经营者96487家,单位食堂8749家,上述数据不含无证小餐饮和居民楼内的小饭桌。总的来看,我省餐饮产业有以下几个特点,我个人给归结为“四不”:
第一,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在餐饮服务经营者中,大型餐饮22605家,中型餐饮7377家,小型餐饮63910家,其他类型2595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型单位占我省餐饮单位总数的77%还强,“小、散、乱”特征比较明显,小作坊、小餐饮和小摊贩等无证经营、无序经营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第二、从业人员素质不强。我省中小餐饮企业经营门槛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多数人员文化层次不高,整体素质偏低,法规意识、专业水准、敬业精神、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不少餐饮服务单位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食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餐饮服务单位管理水平还不高。
第三、知名品牌企业不多。我省餐饮服务经营业态种类繁多,冷热荤素品种齐全,豪华酒店、家常菜、风味小吃城等多种经营形式普遍存在。但不少企业创品牌意识还不够强,全省真正有影响、有知名度的餐饮服务单位和特色食品还比较少。
第四,主体责任意识不牢。一些餐饮服务单位存在侥幸心理,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比如,原辅材料购进索证索票、进货查验把关不严;食品加工制作标准规范执行还不到位;餐饮具清消操作不规范;食品原料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等还不到位。今年上半年,我省也发生过因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而导致的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我省推进餐饮业质量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我省各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居民餐饮消费习惯、食品生产经营特点,采取了七项重点措施,严防、严管、严控餐饮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推动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强化企业主责意识。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制作教学片、印发文件通知等诸多形式,组织专题宣贯,告诉餐饮服务单位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通过大检查、大排查,推动餐饮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每年春秋开学季、中高“两考”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每个季度还要安排专项监督检查,适时开展量化分级管理验收考核检查;根据群众举报,及时开展有因飞行检查。通过一系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按要求整改,不断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的主责意识形态。
(二)创新行政许可政策。根据国家“两证合一”改革要求,我们制订了《吉林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细则当中通过了7项创新措施,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比如,鼓励有条件的餐饮单位建设“阳光厨房”;要求从事网络经营或对外送餐的经营者,应当配备相关的密闭保温运输设施;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加工制售凉菜可用专区代替专间的要求(学校食堂除外);一线监管人员要参与现场核查,避免许可与监管分离。
上述措施符合基层实际,起到了既强化监管,又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省局统一印制、免费发放新版许可证,为基层节约办证经费260万元。
(三)实施“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其中动态等级分为三级: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分别通过大笑脸、微笑脸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向消费者公示。截至目前,全省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单位已达61000余户。今年考核验收后,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评定A级店1165户,B级店20874户。我们对A、B级餐饮店实行“寻找消笑脸就餐”室内室外“双公示”制度,引导消费者看笑脸选餐馆,倒逼餐饮企业自觉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此举系国内首创。省局把“寻找笑脸就餐”作为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载体、抓手和突破口,投入310余万元,为A级店制作LED公示板和标识牌;投资90余万元,为B级店制作夜光标识牌;开发推广了“寻找笑脸就餐”手机APP软件,目前上网餐饮业户已超过15000户。
(四)推进“阳光厨房”改造。“阳光厨房”建设是我省推进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亮点举措。以往的后厨是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现在消费者通过透明玻璃或电子显示屏,就能把厨房的环境卫生和实时操作情况看得一清二楚。“阳光厨房”的大力推进,带动了省内众多餐饮企业“自我加压”,自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国家总局就推广此项工作在我省召开了现场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00余家餐饮企业完成了“阳光厨房”改造。省局投资210万元,为310余所中小学校、养老机构和市(州)所属福利院食堂安装了监控设备。
(五)开展培训服务。通过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普及餐饮管理规范和标准;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培养经营者依法从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职业操守培训,增强企业严把质量关的责任感,自觉守法诚信经营。省局组织召开单位食堂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制作餐饮管理教学片,让餐饮企业对照标杆找差距。各级监管部门还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及时讲解餐饮业质量安全要求。日常工作中,各级监管部门经常深入企业帮扶指导,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指导整改;善于抓住发证、换证等特殊时段,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员进行考核,督促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六)严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我们集中开展冷冻肉、肉制品兽药残留、群体性聚餐、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等3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省局领导亲自带队,利用周六、周日多次奔赴基层开展突击检查。注重在食品专项整治、日常监管中捕捉案源,在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工作中锁定案源,坚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强化行刑衔接,省公安厅派专职人员入住省食品药品稽查总队,成立了“联合执法办公室”,优势互补,联合查办大案要案。今年以来,全省食药监管部门共查处餐饮服务和单位食堂食品安全案件2736件,涉案金额1083.41万元,责令停业153家,有效净化了餐饮食品市场秩序。
(七)引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不是监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社会共治的“集体舞”。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引导各界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一是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发现食品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2331或通过来信、网络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一经查实,根据举报奖励细则,举报人可获得单笔最高20万元的奖励。二是鼓励新闻舆论监督。今年以来,先后4次组织新闻媒体参与校园食品监督检查、量化分级管理达标验收等监管活动,先后5次邀请媒体记者直击现场参与稽查执法行动,通过曝光典型案件、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等形式,发布抽检不合格产品和检查不合格企业的信息,把问题企业和不合格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公众面前,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借此机会,我也代表省政府食药安办、代表省食药监局向各位媒体对我们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三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组织科普“六进”行动,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传播科普饮食理念,提升公众辨别能力、自我保障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近期,我们又投入了140余万元,印制餐饮科普资料,分发到全省的中小学校,并开展咨询服务,全面提升学生食品安全素养。
各位媒体朋友,我省餐饮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不断提升我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努力让社会公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2017-12-29 11:46:00
-
主持人
谢谢魏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有问题想提问的话,请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2017-12-29 11:47:00
-
1.彩练新闻
我是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的记者。“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请问王彦民处长,我省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餐饮安全监管效能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2017-12-29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