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第二期“吉林省人才新闻厅”暨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政策新闻发布会
2017年度第二期“吉林省人才新闻厅”暨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政策新闻发布会
-
2017年度第二期“吉林省人才新闻厅”暨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政策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委外宣办于2017年11月2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请辽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海波介绍了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有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还有辽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刘丛一,辽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铭武,他们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新华社、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等16家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会。吉林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2017-11-02 15:53:00
-
吉林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人)
2017-11-03 15:28:00
-
辽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海波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在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的喜人时刻,我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和交流。首先,我代表辽源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辽源各项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播放的辽源的人才工作宣传片,大家也都观看了,对辽源市人才工作的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辽源市的整体概貌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应该说,我们辽源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是满清的重要发祥地,更是梅花鹿之乡、中国琵琶之乡、农民画和满族剪纸艺术之乡;我们辽源创新氛围浓厚,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试点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传统优势产业推陈出新、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我们辽源区位优势明显,是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重要支点,两个小时经济圈内有长春、沈阳两大省会城市,“三环四纵六横”路网体系初具规模;我们辽源发展环境优越,连续五年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位居于全省前列,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连续三年保持在310天以上,在全省的“放管服”满意度测评中我们位列第一名;我们辽源民风厚重淳朴,团结包容、和谐干事、务实坚韧的辽源人正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创新转型、科学发展”的华彩乐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辽源赢得未来发展的重大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寄希望于人才,也迫切需要人才。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如:我市的利源精制、麦达斯铝业、元隆达、金翼蛋品等重点企业正处在产业扩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极为迫切。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面对当前竞相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面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新任务、新目标,我们感到急需制定出台一系列集聚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全力助推辽源创新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要让人才成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市委书记吴兰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围绕‘人才兴市’战略,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辽源创新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一个意见、一个计划、四个办法”(“一个意见”,即《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一个计划”,即《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2017—2022)》;“四个办法”,即《中共吉林省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吉林省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协调服务办法》《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表彰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以及《“百名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硕博500人才引进计划”》、《“千名大学生进基层行动计划”》等“1+3”引才政策文件。“152人才集聚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计划5年内引进100名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专家和享有较高声誉、在各自学科和技术领域内起骨干核心作用的省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2000名服务企业、社区、乡村基层一线的大学生优秀人才。
“152”人才集聚工程的启动实施,就是要把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与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针对性较强、并且行之有效的聚才引智政策,广泛吸纳域外人才到辽源创新创业。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人才服务力度,确保人才能够“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人才工作格局,切实集聚起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辽源是一座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转型城市,也是一片惜才爱才、重才敬才的深情沃土,我们真诚地期待和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辽源创新创业,谋求发展!我们更愿意竭尽所能,为各类人才搭建最佳的成长平台,打造最优的政策环境、提供最好的服务保障。
我们坚信:四海英杰、八方才俊一定能在辽源各显身手、大有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下面,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
2017-11-03 15:29:00
-
主持人
谢谢于部长的发布。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想提问的记者请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2017-11-03 16:30:00
-
1.吉林日报
于部长您好,我是吉林日报的记者。刚才听您提到对辽源及本地人才也将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回引政策,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2017-11-03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