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
吉林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8年1月28日(星期日)上午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吉林省扶贫办副主任杨春霆先生介绍扶贫攻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17家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会。
2018-01-28 10:54:00
-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主持人)
2018-01-28 10:56:00
-
省扶贫办副主任杨春霆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也通过你们向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界人士转达我们的感谢。下面,就我省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成效和2018年工作安排作以简要介绍。
一、2017年主要工作成效
2017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把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上,牢牢把握正确工作方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重点攻坚补短板,推动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实,全省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决定性进展。
(一)年度减频计划如期完成。实现1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全省贫困发生率由去年的3.34%下降到2017年的1.3%。实现664个贫困村退出,退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15项指标全部通过验收;脱贫人口平均收入达到5270.02元,比上年增加1327.02元。
(二)“两不愁、三保障”条件持续改善。重点围绕“三保障”,我们解决了11.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超出年度计划0.78万人,计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实现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4.8万户,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医疗签约服务,新农合县级定点医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5%。所有县(市、区)均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建立起对贫困家庭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程资助体系。
(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2670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达100%,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78.5%。农村电网供电可靠虑达到99.7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0%,两项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平均水平。全省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和通讯达标率100%。新建1262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实现贫困县行政村小广场全覆盖。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全省84%的市县低保标准超过扶贫标准。
(四)区域贫困问题解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加快实施河湖连通、引嫩入白、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恢复湿地500平方公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900万亩,地下水位平均上升55厘米,年均降水量比历年增加50.4毫米,大兴安岭南麓吉林片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93340眼柴油机井完成“柴改电”,每公顷土地可增收1500元以上,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东部地区边境扶贫扎实推进,专门出台政策意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边固边,人口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0人作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增加收入8750元,实现1290户、2596人稳定脱贫。
(五)脱贫攻坚合力持续增强。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省上下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强化,合力攻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扶真贫、真扶贫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2018年工作安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坚持深度攻坚与区域脱贫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双轮驱动,坚持扶贫大格局,着力强化领导责任,着力强化资金投入,着力强化部门协同,着力强化社会合力,着力强化任务落实,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的我们的脱贫目标是三个以上国贫困县摘帽,两个以上省贫困县摘帽,50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10万以上人口脱贫。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工作方向。依托“新时代传习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宣讲十九大精神,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二)聚焦脱贫目标补短板。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贫困问题,严格对标对表,聚焦短板问题,持续加大重点攻坚力度。抓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易地搬迁收尾工作,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兜底保障。
(三)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紧盯深度贫困地区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突出难题,在项目资金、政策措施、人才支持等方面对贫困地区给予重点倾斜,集中优势力量打好攻坚战。我们省按照中央的精神,自己定了两个深度贫困县,一个是东部的汪清县,一个是西部的通榆县。
(四)持续用力抓好产业扶贫。围绕夯实稳定脱贫基础,指导各地精准设计产业项目,力争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
(五)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安排资金进一步向扶贫倾斜,新增财力优先保障脱贫攻坚,涉农资金整合扩大到所有的贫困县,整合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好用活扶贫再贷款,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执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和监管等有关规定,严厉查处侵占扶贫资金行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把2018年作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开展作风专项整治。围绕扶贫抓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集中在带头人队伍建设上精准发力、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上精准发力,在创建扶贫经济联合体上精准发力,推动党建目标与扶贫目标、党建项目与扶贫项目、党建责任与扶贫责任深度融合,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组织作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七)持续汇聚脱贫攻坚合力。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持续抓好帮扶包保责任落实。深化省内外扶贫协作、定点扶贫,持续推进村企对接,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典型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八)强化脱贫攻坚考核验收。对各市(州)及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定期开展脱贫攻坚综合考评。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在扶贫专项资金和行业扶贫资金分配上给予奖励和倾斜,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优先推荐,提拔使用时重点考虑;对工作执行不力、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问责。
2018-01-28 12:33:00
-
主持人
谢谢杨主任对扶贫攻坚情况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提问举手示意,并介绍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2018-01-28 12:34:00
-
1.城市晚报
你好,我是城市晚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我省在推进精准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呢?谢谢。
2018-01-28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