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
-
吉林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8年6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王淑英代表吉林省“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发布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吉林省工商局企业处处长成刚、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衍广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吉林日报、香港商报、北方法制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长春日报、中国吉林网等19家媒体20余名记者参会。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2018-06-07 16:43:00
-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17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在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复制推广上海市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做法,我省的长春新区经批准成为改革试点单位,省政府高度重视,组成“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下发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王淑英女士,她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吉林省工商局企业处处长成刚先生、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衍广先生,他们将一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给予充分的关注。下面,首先请王局长为大家介绍情况。
2018-06-07 17:44:00
-
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王淑英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省工商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商事制度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双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国务院推广复制上海浦东的经验,在部分国家级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我省长春新区经过批准成为改革试点单位。为了推动这项改革顺利进行,由省编办、省工商局和省法制办组成“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下面,我代表“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发布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
我发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背景
2015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分别采取了5种不同的方式实施改革,分别是取消审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的准入管理。
2017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45号),要求各地在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复制推广上海市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做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探索与“证照分离”改革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我省长春新区经批准成为改革的试点单位,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于2018年3月30日印发了《关于在长春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改革领导小组对涉及到的27个中省直部门和新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动员部署和培训指导。省市两级工商局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推动工作,省局协调了中省直的27个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我省的94项行政许可项目制定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办法,又协调对接了省、市电子政务网。新区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且于5月25日正式启动试运行。到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采取新的方式办理了登记。
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聚焦办证环节,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116项改革事项,除了国家已经明确取消和上海市特有的行政许可事项之外,我省保留了94项行政许可事项,在长春新区先行开展改革试验。根据行政许可事项的不同情况,分成五类推进实施。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我省法制办查阅了国务院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我们第一项的叫法和上海浦东的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这个叫法更加规范了。
(一)暂时停止实施。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暂时停止实施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采取这类方式的有药品广告异地备案等4项行政许可事项。
(二)取消审批,改为备案。政府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更好地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备案管理。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者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者许可。采取这类方式的有餐饮服务许可1项行政许可事项。
(三)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实行告知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由行政审批机关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企业审批的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企业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且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当场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取得行政许可之后,申请人需达到法定的许可条件,方可从事被许可行为。采取这类方式的有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等21项行政许可事项。
(四)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对不能暂时停止实施又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推进标准化管理和网上办理,明确审批的标准和办理时限,以最大程度减少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实现办理过程公开透明、办理结果有明确预期。采取这类方式的有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等36项行政许可事项。
(五)对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加强风险控制,强化市场准入管理。采取这类方式的有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审批等32项行政许可事项。
总之,以这五种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涉及的事项在我们省主要就是这94项。
接下来,我再发布一下关于“证照分离”工作的下一步打算,主要想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我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刚刚开始,各个相关单位一定不能松懈,一定要按照省政府印发的《方案》规定严格履行相应的责任。94项行政许可涉及到的部门要加强学习,严格按照改革新方式新要求办理各项审批,严格按照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加强监管。相关部门还要加强跟踪指导,认真总结案例,及时沟通解决操作当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解读。我们相关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大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正确地理解“证照分离”改革的精神,准确把握改革的做法,切实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另外,也通过媒介的监督使我们的“证照分离”改革能够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方式去实施。
(三)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地总结,不断地完善改革当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另外,也想通过吉林省长春新区的试点来为国家“证照分离”改革积累一些经验和做法。
就是这三点打算,谢谢大家,下面就是我和我的同事、长春新区的领导愿意接受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使“证照分离”改革更加宣传到位,使企业真正有获得感。
2018-06-07 17:45:00
-
主持人
谢谢王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哪位记者想提出问题,请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2018-06-07 17:46:00
-
1.吉林新闻联播
各位领导好,我是吉林电视台吉林新闻联播的记者,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成处长。证照分离”改革后,市场准入的门槛会进一步放宽,企业进入市场的监管问题就会成为政府部门亟需破解的问题,请问成处长,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监管缺位?
2018-06-07 1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