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业
吉林市山野菜、人参食品综合加工项目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其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可以补气养阴,清火生津,抗疲劳、抗缺氧、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增强细胞耐力,恢复体力,调节免疫等,具有强身健体功效。
山野菜是指野外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其根、茎、叶、花或果实等器官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具有口感良好,且具有营养、滋补、保健、纯天然、无污染等特点。
项目利用蛟河市长白山山脉的天然山野菜资源及人参种植资源,生产加工人参及山野菜系列食品。
1.1.2市场前景
1.人参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人参因具有神奇的药用和保健功效,素有“百草之王”“东方神草”之称,人参药食两用,药用价值高,除大量用于配方药外,也进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饮料、礼品、参烟、参酒、参糖、参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参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人参产量达84677吨,2023年全球人参产量达到97321吨,目前,全球人参主要产自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七个国家,其中,中国占全球80%以上的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人参市场规模为466亿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8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6%。
(2)中国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人参产销量均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鲜人参产量达69850吨,其中,吉林占56.78%,黑龙江占28.63%,辽宁占7.37%,需求量达70031.9吨。从价格走势来看,自2014年起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开始逐步下降,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1.4元/千克,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0.6元/千克。
2020-2023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进口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进口数量达到90吨,同比增长21.8%。2022-2023年进口金额保持稳定,到2023年为3229万美元。从进口产品来源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进口主要来源为加拿大、韩国与美国,其中加拿大占比约60%,韩国占比约26%,美国占比15%。我国是人参产量大国,从我国人参进口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是对外进口价值高的精加工产品,量小但附加值高;随着国内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于人参制品的品质要求提高,将拉动行业的进口。综合来看,我国人参行业进口形势较好,主要竞争压力来自国内人参品牌的崛起,对于人参加工技术的提高。
2019-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不断下跌,2021年达到近年来低谷。2022年以来,出口不断回暖,到2023年达到约2070吨,同比增长44%。人参出口金额整体呈现W型走势。2021年为近年来低谷,出口金额仅24万美元。2022-2023年出口金额不断回升,到2023年超过16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回升至2017年水平。从出口目的地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出口主要目的地为日本,占比超过40%,其次为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占比分别为23.8%与16.9%,其他地区占比不足5%。从出口均价方面,2017-2023年人参出口均价在0.5-0.8美元/千克区间波动。2022年出口均价小幅上涨,2023年0.85美元/千克,但总体来看相对稳定。总体来看,我国人参出口呈现数量先降后增,2023年有回暖趋势,从出口标的来看,我国约40%的人参出口至日本,且出口均价相对稳定。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企业对于人参消费品的研发,对外出口人参产品品类的附加价值的不断提升,有望拉大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以及出口金额。
(3)吉林省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全国人参产量第一大省,人参产业是吉林省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吉林省种植人参主要有伐林栽参、林下栽参以及非林栽参三种方式。吉林省人参主要分布在延边、通化、白山和吉林4个地区,即敦化市、珲春市、和龙市、安图县、汪清县、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临江市、通化县、柳河县、梅河口市、集安市、蛟河市、桦甸市、磐石市、辉南县等十几个主产县。为保障人参质量,吉林省先后制定15项人参领域国家标准和近50项地方标准。同时,为参农提供标准、绿色的种植方案。与种粮食一样,吉林省人参种植也全面开展测土种参和产品检测认证,全省园参平均单产由每平方米16公斤提高到20公斤,优质率达到75%以上。
2023年,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形成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集群化发展态势,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得到稳步提升。据省农业农村厅参茸办公室统计,2023年吉林省园参种植面积14.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林下参种植面积116.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708.5亿元,同比增长10.3%,首次突破700亿元。
近年来,吉林省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产业,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在抚松、集安、靖宇、通化、延吉等地,形成了以人参为主导的产业带,涌现了较多的人参生产企业以及人参医药企业等等。其中以紫鑫药业、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为主要代表性人参企业。
(4)人参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人参下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市场对人参需求量将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人参需求量还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8年我国鲜人参需求量或将达到83739.3万吨。
2.山野菜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
山野菜是指生长在山林、田野中的野生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根据植物种类和食用部位的不同,山野菜可以分为多个细分领域,主要包括蕨菜、荠菜、马齿苋、苦菜、香椿等。这些山野菜不仅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也逐渐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
(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23年,中国山野菜市场规模达到约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蕨菜和荠菜是最主要的两个细分市场,分别占市场份额的30%和25%。马齿苋、苦菜和香椿等其他山野菜的市场份额合计占45%。预计到2025年,中国山野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
(2)消费者偏好与需求变化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天然、绿色的食品。2023年,中国城市居民对山野菜的消费量达到了人均2.5公斤,同比增长15%。年轻消费者(18-35岁)的消费占比最高,达到40%,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山野菜产品。预计到2025年,人均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到3公斤,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占比将提升至45%。
(3)产业链结构与主要参与者
中国山野菜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在种植环节,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山野菜的生长。2023年,东北地区的山野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华北和西南地区各占30%。在加工环节,主要企业包括绿野食品、山野科技和天然食品等,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销售环节,电商平台和大型超市是主要销售渠道,2023年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占比达到60%,同比增长20%。
目前,山野菜加工主要是干制品、盐渍品、罐制品等,出口也几乎都是原料,产业链短,增值不高,缺少精深加工食品问题突出,限制了山野菜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山野菜食疗价值认知的不断深入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必将带动高质量、多样化山野菜产品的需求。
1.1.3技术分析
1.山野菜生产工艺流程
(1)水煮类成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煮类产品:薇菜、刺嫩芽、山芹菜、黄瓜香、柳蒿芽、香菇、刺五加叶。
收购基地原材料——质量合格原料——发泡、脱盐水温75℃——预煮水温85℃-90℃——选别——检验员检验——走去毛机——检斤装袋——添加填充液——真空封口——金属探测仪检验——灭菌90℃50分钟——检验装箱——入成品库——出厂。
(2)干制品类生产工艺流程图
干制品山野菜:蕨菜、薇菜、蘑菇、木耳。
收购基地原材料——检验合格材料——选别、挑选杂质——检验员检验——金属探测器检验——塑料袋包装——纸箱包装、入库抽检——成品入库——出厂。
(3)盐渍类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盐渍产品:盐渍刺嫩芽、蕨菜、山芹菜、山芋蔓。
收购基地原材料——检验合格原料——冲洗原料——选别、挑选杂质——检验员检验——走去毛机——加饱和盐水装箱——抽查检验——封箱入成品库——出厂。
2.人参生产工艺流程
(1)拣选:选择新采收且出土时间在24h内的新鲜人参,用水将新鲜人参表面的杂质和泥土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物,之后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干净新鲜人参;
(2)深度清洗与筛选:将干净新鲜人参放入分选机进行筛选,在筛选过程中新鲜人参被缓慢旋转翻滚,并被雾化喷淋,筛选出参体直径大于10mm的新鲜人参,得到粗壮新鲜人参;
(3)瞬间高温灭菌:将粗壮新鲜人参在温度为80~90℃且时长为30~90S的条件下进行瞬间高温灭菌处理,即得到无菌新鲜人参;
(4)真空冷冻干燥:将预冻人参置于人参冻干机的干燥仓内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包含:预冻-升华干燥-解析干燥),干燥仓内温度为-40~-30℃,真空度为0~10Pa,将预冻人参升华干燥时长为2.5~3.5h,将干燥仓内温度提升到28~35℃,得到干冻干人参。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 欧宝体育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依托长白山人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发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及野山参加工品等。在人参主产区重点建设食用人参、药用人参、人参化妆品、人参提取物、特色野山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有效促进人参产业全链条、全领域的协同开发。
《 欧宝体育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支持人参非传统药用部位、活性物质或有效组分、新结构及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等研究,加快益智类、抗病毒类、抗心肌缺血、冠心病类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加快多元化、高端化人参美白、保湿、护肤等系列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开发,积极培育人参日化用品名优特新品牌。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方法,加快人参酵素、人参肽、人参发根、饲料添加剂等生物制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人参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以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人参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通过实施生态种植和仿野生栽培,打造标准化、高质量长白山林下参产业核心区,提升吉林林下参的品牌品质。以东部地区林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灵芝、桑黄、五味子、天麻等传统中药材,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加快建设薇菜、山白菜、寒葱等特色珍贵山野菜产业基地建设,面向东南亚和日韩市场,打造林区新兴出口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设施林业,建设反季山野菜基地,引领扩展绿色食品市场扩张。
《蛟河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长白山野山葡萄、黑木耳、甜黏玉米等为原料的食品行业。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支持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与责任追究体系,瞄准中等收入以上消费群体对绿色休闲、健康有机食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着力打造具有蛟河特色的绿色品牌。
(2)资源优势
蛟河市人参园栽达到726公顷,林下参1070公顷,年产鲜人参1300吨,可加工利用的人参茎叶2000吨以上。蛟河周边县市都有人参种植,距离“人参之乡”抚松县只有3小时路程。
蛟河市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很高。现已查明有经济价值的山野菜30多种,储量较多的品种有蕨菜、刺嫩芽、山芹菜、黄花菜、广东菜、薇菜等,山野菜储量达到10-15万吨,干品达到4-5万吨,蛟河周边50公里半径也有10多万吨的山野菜储量。
(3)产业优势
蛟河市全力打造白石山镇前柳村无公害洋菇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乌林乡绿色山野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7个。积极协调省农委,年新增20公顷以上人参种植面积指标,建设标准化长白参种植园,规范人参种植标准。
(4)人才优势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蛟河市每年新增劳动力4000余人,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每年可按企业需要培训各工种8500余人次。
(5)区位优势
蛟河市地处要枢,交通发达,位于东三省轴心位置,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东接图们江经济圈,连俄朝港口通向日本海,西接中—蒙大通道连外蒙通欧洲,南接沈阳、大连面向环渤海,北接哈大齐经济走廊联通俄罗斯。长珲高速公路、长珲高速铁路、302国道、省道榆江公路和图们至北京、图们至哈尔滨两条铁路贯穿全境,蛟河已全面融入吉林“半小时经济圈”,长春“1小时经济圈”。随着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深入实施,蛟河已成为建设连通大东北,辐射东北亚五国的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的理想城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山野菜、人参食品可达1000吨以上。
1.2.2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新开发人参种植基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仓库、综合楼等,并购进生产刺嫩芽、广东菜、猴腿、西洋参、人参等冻干食品设备。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3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9.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3.3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符合蛟河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蛟河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名称:吉林蛟河经济开发区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红叶大街18-1号
2.2概况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间节点,辖区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8镇2乡7街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27万,耕地面积11.3万公顷,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十强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中医药先进县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吉林蛟河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1.77平方公里,现设蛟河园区、天岗园区两个产业园区,园区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用地储备充足,投资政策优惠,产业不断聚集,综合实力逐年跃升,可随时承载项目落地,为产业转移和企业扩张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500
联 系 人:吴涵
电 话:+86-432—67250237
+86-15948553866
电子邮箱:jljhjhj@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合作交流办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 系 人:王艳超
联系电话:+86-1584321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