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

欧宝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吉林市文旅产业园建设项目

时间:2025-03-21 13:22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文旅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除了给地方的景区景点直接带来的经济收入之外,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既能促进交通、餐饮、住宿、零售、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还可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一个以旅游游客为服务对象,以文化观光及游憩体验为核心属性,具有文化休闲与创意、旅游观光和体验、度假疗养、会展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区域。

项目依托吉林市旅游资源,在船营经济开发区百业汽配城建设集文旅展销中心、东北民俗体验区和东北非遗美食接待中心、室内研学中心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1.1.2市场前景

1.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传播的日益活跃,使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更为可行和迫切,文化旅游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全球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世界遗产评定准则的世界遗产共有1154处,分别位于167个成员国国内,1154处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897处,自然遗产占218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占39处。全球文旅融合产业已经走过了数十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皆取得了较大成功,其中离不开各国在文旅行业内容、形式、科技方面的努力,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文化旅游(以文化景点和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约占全球所有旅游业的40%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报告指出,2024年前九个月,全球约有11亿游客出国旅行,旅游业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8%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7.1%2023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明显,实际增速达7.6%;消费支出构成中,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等增长明显,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种新兴形式,通过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但近年来在政策监管力度趋严等因素之下,自从2016年以来,国内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由2016年的21.47万家增长至2019年的31.49万家,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22年降至25.51万家,与此同时,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规模降至8650亿元,同比减少28.01%,但从长期市场来看,疫情后时代,中国文化旅游将强势复苏,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36.29万家,同比增长42.28%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2024年春节旅游出游人次4.74亿,旅游收入6326.87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07.7%,已完全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2.文化旅游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参与者众多,包括旅行社、景区管理方、文化创意企业、科技公司、在线旅游平台等,旅行社在文化旅游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组织和销售文化旅游套餐,提供导游服务,处理预订和行程安排。一些大型旅行社如携程、途家等也拥有在线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服务;而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方竞争激烈,它们争相提供吸引游客的体验和服务,包括文化节庆、展览、表演和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企业如文化艺术机构、手工艺品制造商和艺术家在文化旅游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科技公司在文化旅游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们提供虚拟旅游体验、在线导览、移动应用和数字化工具,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文化景点和活动;酒店和餐饮业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一些酒店还提供文化主题的住宿体验,如传统庭院酒店或历史建筑改建的酒店;在线旅游平台如携程、去哪儿、美团等在文化旅游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为游客提供预订和购买文化旅游产品的渠道。各参与者在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和竞争。

3.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独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建筑、历史遗址、传统工艺、戏曲、民间音乐等,这些文化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为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未来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旅游将继续数字化,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在线导览、文化应用和虚拟现实体验。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具体要求。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177752024)》新增了文旅融合“智慧旅游”内容其中文旅融合构建了文化主题、文化利用文化传播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智慧旅游构建了由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

《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提出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综合监管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

《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提出到2026年,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

《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提出部署培育现代休闲观念、保障旅游休闲时间、优化旅游休闲空间、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完善旅游休闲设施、发展现代休闲业态、提升旅游休闲体验、推进产品创新升级、持续深化行业改革、不断加强国际交流等10项重点任务。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旅游需求多元化、供给品质化、区域协调化、成果共享化特征更加明显,以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发挥。

《吉林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到2025年,“旅游+”“+旅游”良性互动,产业关联功能不断彰显,文化和旅游业与现代农业、体育、健康、农业、工业、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以冰雪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文旅“1+7”产业集群体系基本形成,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多业并举,传统要素与新要素整合发展,创新型和融合型文旅产品比重不断增加。龙头文旅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到2025年营收超过亿元的文化和旅游企业达到20家,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2)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吉林市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昌邑区面积806平方公里,船营区面积688平方公里,龙潭区面积1110平方公里,丰满区面积1032平方公里,永吉县面积2624平方公里,舒兰市面积4600平方公里,磐石市面积3960平方公里,蛟河市面积6050平方公里,桦甸市面积6250平方公里。

旅游资源:吉林市素以北国江城而闻名,有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美誉。城市四季皆景、各具特色,自然景观秀丽旖旎,一江秀水(松花江)、两大奇观(吉林雾凇、吉林陨石)、三湖胜境(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四脉神山(朱雀山、玄天岭、龙潭山、小白山)壮丽美景闻名遐迩,拥有以雾凇岛为核心的九大雾凇观赏带,以神农温泉等为代表的九大温泉体验区,形成了以雾凇冰雪和避暑休闲产业为核心的全时全季全域旅游格局。特别是吉林市地处北纬43°“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冰雪资源世界顶级。

3)产业优势

吉林市旅游特色活动丰富,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松花湖之夏旅游节、长白山红叶白桦节等特色节庆活动颇负盛名,连续举办29届的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被评为国内最具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曾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城市等殊荣。

林市充分发挥旅游+整合、带动功能,持续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支持桦甸杨靖宇密营、磐石红石砬子、蛟河拉新战役等红色景区建设;推动工业旅游,支持东福米业、长白山酒业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提档升级,推动在哈达湾工业改造区建设吉林市工业遗产博物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大力培育发展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区、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集中点,多措并举推进多类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船营区是吉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化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先导服务业,加快提升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集约化、均衡化的服务业体系,努力建设服务业区域中心和创新示范区。

4)人才优势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吉林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 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聚焦产业急需推进招才引智、围绕城市发展推进留才用才、围绕科教优势推进产教融合、围绕杰出人才推进荣誉激励、围绕环境提升推进精准服务5大板块及27条具体措施。

5)区位优势

吉林市地处东北亚枢纽要穴、长吉图核心腹地,东临延边通江达海,西连哈长沈大,南贯辽丹大通道,北接三江平原。道路交通便利,距龙嘉机场64.5公里、长春117公里、沈阳397公里、哈尔滨355公里、距大连港780公里、天津港1020公里。可对接京津冀,辐射东北亚,地缘发展优势明显。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路网,铁路形成十字支撑。拥有长珲城际,长图、吉舒、沈吉等铁路,九江、九棋、西哈等铁路专用线及联络线。吉林地区铁路发送货运量2670.6万吨,到达货运量2817万吨。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一期建设吉林文旅展销中心,二期建设东北民俗体验区和东北非遗美食接待中心,三期建设吉林市室内研学中心。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400万元,流动资金16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7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吉林市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吉林市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能够促进吉林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挥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优势,调整与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方式转变。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市船营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市船营区商务局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87

2.2概况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唯一与省同名城市。幅员面积27711.4平方公里,占全省14.8%,其中市区面积3774.6平方公里。现辖永吉县1个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4个县级市,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4个城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1个国际合作区(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户籍人口399.6万,有汉、满、朝、回、蒙等40余个民族。

船营区地处吉林市中西部,因明清两代在此设船厂和水师营而得名。193641日正式设吉林市时,始用船营区名,是吉林市的发祥地和古城旧址,曾经的八个老城门旧址均在区内。辖区幅员面积612.6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船营经济开发区),11个街道、53个社区,4个乡镇、59个行政村,总人口44.4万,其中农业人口9.4万。

第三产业是船营区的主导产业,占GDP80%左右,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目前,全区有2000多户商贸企业、2万余户个体工商户,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业79户,专业市场10个。全区工业企业570余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9户,主要分布在机械加工、木制品加工、食品、电力电子等行业。农业属城郊型农业,以粮食、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2.5万吨水平;牧业以猪、牛、鸡养殖为主,占农业产值的一半左右。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000

人:贾子健

  话:+86-432-64831175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合作交流办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人:王艳超

联系电话:+86-15843218881

(责任编辑:李光辉)
威尼斯人博彩 太阳城娱乐 太阳城app 澳门博彩官网 澳门威尼斯人app IM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