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重点任务 (九)加快建设现代种业
时间:2016-06-03 10:12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建设思路:以加快现代种业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公益性育种与商业性育种,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吉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实现建设种业强省的目标。
发展目标:到2020年,以“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产业格局初步确立,1—2个企业进入全国种业前10强,玉米自育品种在省内种子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到35%以上。到2025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贡献率达到60%以上。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子骨干企业。种子监管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重点工作:
1.加快农作物种业体制改革。逐步完成基础性、公益性科研与商业化育种分离工作,建立以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为主体、市(州)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为补充的基础性、公益性种业科研体系,加强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支持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与省级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全省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扩大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支持政策,推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
2.加强农作物种子育繁推能力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围绕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和大田经济作物、瓜菜、特产等作物,加快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新品种。选育一批人参、食用菌及中草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建设1个全省种业联合创新园区,1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支持种子企业建立 “五化”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到2025年,在优势区域建设高标准的种子生产基地30万亩以上,新增良种标准化综合生产能力5000万公斤。完善省级种子储备制度,每年储备救灾备荒水稻、玉米等作物种子300万公斤以上。
3.加强畜禽良种保护与改良。抓好40个现代化种畜禽场建设,培育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畜禽种业集团。突出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兼顾其它畜禽品种,做好优良品种引进,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培育,提高自主供种能力。加大生猪、肉牛、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和优质种公羊的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