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丰收在望”为“丰收在手”
时间:2024-10-29 09:44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金秋十月,广袤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在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持带动下,长春市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在长春市的主要粮食种植区,随处可见收获作业的农机。良机护航,不仅让秋收更轻松,还能减少粮食损耗,让丰收更有保证。
良机是基础。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率已超80%,但由于玉米种植模式多样,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地区玉米种植行距不尽相同,导致固定行距的玉米收获机适应性较差。据了解,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小行距玉米收获机,平均损失率为1.2%,较国家平均水平低了1个百分点。按平均亩产600至800公斤计算,每亩可进一步减少收获损失6至8公斤。
近些年,长春市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探索“机艺融合”发展模式,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实现“强强联合”,机收减损率降到3%以下。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0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8.5万台,收获机械超过3.6万台,配套机械达到57万台(套),农业机械在提单产、增效率、降成本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良机需要“良手”来操控。入秋以来,长春市各地积极开展联合收割机等农机的检修保养、机收减损技术指导,保障农机手科学安全使用农机,切实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确保颗粒归仓。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机推广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给农民群众“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跟踪指导农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正确使用专用配件和作业模式,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据测算,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机手机收损失率仅为0.36%,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不高于3.5%的标准。近年来,长春市紧贴实际做好农机具保障服务,加强指导作业人员高效使用农机,及时加强宣传培训,让更多种粮大户提升机收减损意识,持续扩大良机应用,通过广泛组织开展粮食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培训、大宣传、大推广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粮食机收作业质量。
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是未来推行农业机械化的主体,要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培训引导,引领农户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目前,长春市农机服务组织稳定在4600个以上,实施全程机械化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超过300个,实现了粮食主产区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向村级延伸,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向运行市场化、服务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转变。
实践证明,减损就是增产,机艺融合,才能真正变“丰收在望”为“丰收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