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

当前位置:简报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马铃薯抗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4-08-02 13:24 来源: 字体显示:

为做好我省东南部地区马铃薯种植基地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影响,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科技对稳粮保供、减损增效的重要作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有针对性地提出马铃薯抗灾及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服务预案,形成马铃薯防灾减灾科技指导意见。
    一、及时排涝

马铃薯地块洪涝过后,应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抽水排涝、排除积涝、清沟疏渠,降低田间湿度。防止受淹时间过长造成涝渍危害。马铃薯田间过水时间过长,会导致其根部缺氧,影响马铃薯的长势,田间湿度过大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马铃薯表皮皮孔增大,易受到病害的侵染,造成块茎的腐烂,将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田间管理

停雨后适时追施速效肥料和功能性肥料促进植株尽快恢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腐殖酸等叶面肥喷施1~2遍,以此加快受灾作物的恢复速度。
    三、加强病虫害防控

采取专业化防控,通过专业机防队进行统防统治;使用保护性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四、早熟品种抢晴收获

7月中下旬开始是我省早熟马铃薯收获时期,连续降雨天气对收获和后期贮藏不利,收获将会延迟,后期贮藏易烂窖。关注气象预报,统筹安排好收获前的准备工作,田间水退后及早进地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做好收获后预储工作,没有预贮藏条件直接入库的马铃薯,加强通风措施,加快薯块表面的水分散失,减少入库烂薯风险。受连续降雨的不利影响,预计入窖贮藏薯块的感病率、烂薯率将增加。因此建议降雨后收获的马铃薯应及早销售,减少入窖储藏的比例和时间,减少贮藏后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
皇冠体育 威尼斯人博彩 皇冠博彩 澳门网上博彩 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