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时间:2024-06-29 15:00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今年以来,吉林省将粮食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全省上下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逐季节、逐环节稳步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推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进一步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在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经过精心治理的万亩盐碱地已是碧波荡漾的水田。作为当地盐碱地治理的老把式,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千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企业采用物理、生物等手段已经完成盐碱地改造近万亩,去年,大部分地块亩产已经突破了1000斤。今年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提档升级,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改良后的地块水稻长势喜人。
一年变良田,两年夺高产。近年来,吉林省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水定地”,科学谋划、系统组织、统筹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通过盐碱地治理垦造耕地,2023实现新增水田25.4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800斤,增加粮食产量2亿斤,到明年,我省还将通过实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发盐碱地60万亩以上。
盐碱地改良扩面提质的同时,量产单产提升行动也在稳步进行,在梨树县一场“玉米防倒化控技术标准示范现场会”为当地的农户带来了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为当地农户详细介绍了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今年,吉林省把落实粮食、大豆和油料面积任务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春耕前将9277万亩粮食、573万亩大豆和356.08万亩油料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地政府。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四良一智”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创新攻关、肥沃耕层构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黑土地保护措施,年度实施保护性耕作3800 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为粮食产量实现 880亿斤目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