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

当前位置:工作进展

2024吉林粮食品牌浙江行营销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时间:2024-04-22 09:40 来源: 字体显示:

从白山松水到诗画江南

吉林与浙江的情谊持续加载中

……

4月20日,吉林粮食品牌浙江行营销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启动。这是吉林省粮食品牌宣传活动连续第10年走进浙江,旨在持续深化吉浙两省粮食产销合作,拓宽吉林优质粮食产品在长江三角洲的销售渠道,提升吉林粮食品牌影响力。

从2014年开始,一场场活动、一次次对接、一项项合作,铸就了吉林与浙江深厚绵长的粮食情谊。今年,吉林粮食品牌以“1+11”的形式,深入拓展至浙江全省的一千多个社区,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了解和购买到优质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打通产区到社区的直通车,同时,进一步推动11对吉浙对口合作城市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水稻带”和“黄金玉米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生态资源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启动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吉林省连续三年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2023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837.3亿斤。吉浙对口合作以来,两省22个地市粮食部门以“米”为缘,结成“对子”,搭平台、拓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开启了省际间地市对口合作的先河,得到两省政府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赢得了“两省合作、粮食先行、大米优先”的良好口碑。吉林大米在浙江销量逐步攀升,浙江成为吉林中高端大米主销区。

从“诗画浙江”到“白山松水”,吉浙对口合作犹如一条纽带,将重山为阻、遥遥千里的吉林与浙江彼此相牵、紧密相连。吉林粮食品牌在浙江宣传推介活动作为每年对口合作的“开门锣”,已成为浙江消费者了解吉林优质大米重要窗口,也为两省企业深入对接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浙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吉林健全营销网络,促进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扩大吉林粮食品牌在浙江的影响力,实现互利共赢。

同期举办的吉林粮食品牌产销对接会上,来自吉林省的54户粮食企业与浙江省的60户渠道商进行了深度对接,友好洽谈。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与“共富驿站”、“好品中国”项目进行了战略签约,搭建品牌共筑、资源共享、渠道共建、产业共促的共享平台。

蛟河:农村清洁供暖普及率达到100% 

中国电力报 

吉林省蛟河市作为产粮大县,物产丰富、山水广袤,风光、农林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可再生资源开发条件优越,具备农村能源革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2023年12月,蛟河市获批成为第一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

“之前畜禽粪污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农业污染,现在好了,不仅没污染了,还能用来发电,真是一举两得。”4月11日,吉林蛟河市集奥凯众牲畜饲养有限公司负责人于丽波高兴地说。得益于蛟河市实行的生物质能发电,该企业千余头猪的粪便有了更好的“归宿”,通过对禽畜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将废弃物“置换”成了提升农民收入的“聚宝盆”。

蛟河具有巨大的空间资源和生物质材料资源,每年预计产生90万吨农作物秸秆、80万吨畜禽粪便、30万吨黑木耳废弃菌包和2.5万吨林业废弃物资源。吉林供电积极配合蛟河市委、市政府深入黄松甸镇、前进乡等乡镇,探索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全面掌握丰富的风光和生物质等资源分布情况,推进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谋划了环松花湖集中式风电项目、黄松甸分散式光伏项目、食用菌产业加工、生物质颗粒加工、蓝莓冷链仓储等22个乡村振兴项目,并全力推进光伏、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秸秆制气等项目建设和并网,全面提升本地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预计到2025年,蛟河市通过焚烧技术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通过直燃发电、直燃供热等工程达到90%以上资源利用率;通过生物质供暖等工程使农村清洁供暖普及率达到100%,力争打造资源能源化、供给多样化、生产清洁化、消费绿色化的多能互补、城乡统筹的多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
澳门新葡京博彩 伟德体育bevictor 博彩app 金沙娱乐城 亚洲博彩平台 亚洲十大足彩排行榜,足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