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文明花开香满径 振兴潮涌谱新篇
时间:2025-07-02 14:26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全国文明村镇”既是金字招牌,更是奋进号角。不仅是对钱湾村在乡风文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卓越成效的最高褒奖,更激励着全村持续厚植文明沃土,筑牢文明根系,让文明之韵随风传颂、沁润人心。
文明,是钱湾村最亮丽的底色;振兴,是钱湾村最铿锵的足音。钱湾村位于集安市区东北部,303国道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穿村而过,将鸭绿江河谷中的钱湾村勾勒成集安的“东大门”。走进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静谧宜人的农家小院,果香馥郁的人居环境,错落有致的房屋旁,红彤彤的苹果树上,一个个苹果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在村部的村史展板长廊上,记录着钱湾村旧貌换新颜的发展写实,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等37条村规民约清晰明了……这样的乡村文明新气象,是钱湾村深入推进文明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生动呈现。
近年来,钱湾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全村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美化村容村貌,促进生态宜居乡村美
近年来,钱湾村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镇貌提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对道路、桥梁、广场、地下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全方面高标准建设。钱湾村由原来一个破旧的小山村变得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多数游客都表示,选择来咱们这住就是看中了咱们村的环境,干净整洁,四季景色优美,住得舒心!”民宿女主人孙继春说道。
村屯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更加爱惜现在的生活环境,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给游客营造优质舒适的游玩空间,村民扮靓自家庭院的同时,在院墙外的空地上自发的种上了花卉、绿植,沿街明媚鲜妍,把院门前主动划为自家的“分担区”早晚打扫。四组的姜大叔,闲下来就到沿街花池里拔草,村民们的热心帮忙大大减轻了政府环境整治压力。同时,该村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了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行了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推广了绿色生活方式,现在,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筑韵文明乡风吹满园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钱湾村依托“道德讲堂”,定期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村民,将文明节俭、婚事新办、绿色祭祀、低碳出行等内容同身边的优秀案例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结合“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团,吸纳教师、干部职工加入,定期选定移风易俗活动主题,在农家书屋、乡村大集、饭店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座谈宣讲,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发放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手册,通过拉家常、举事例,用乡音俗语讲解移风易俗的含义、重要意义,鼓励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一个好人就是一个火种,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次宣讲就是一粒种子,“身边好人”宣讲活动中,“吉林好人”孙继春的事迹通过文化墙、大喇叭等载体广泛传播,崇德向善、重信守诺的文明村风日益浓厚。
“钱湾村一直以来种植水果,村民生活比较富足,再加上宣传引导工作做得实,村里嫁姑娘没有要彩礼的,咱们村的小伙儿也不愁找媳妇儿,咱们村乡风文明好、村民素质高,其他村的姑娘都以嫁到咱们村为荣呢!”。钱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安强一脸自豪地说。
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展宏图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钱湾村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领下,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水果种植、乡村民宿特色优势产业补链条、树品牌。村党组织以“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为纽带,成立集安市钱湾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资源凝聚成发展合力。围绕“果宿”主题,培育出“老姜农家乐”“正阳晓苑”“小木屋”等86家精品民宿,占全镇民宿总量的80%,其中艺术主题民宿以画家元素注入乡村美学,成为文旅融合的独特符号;聘请南方专业团队打造占地4000平方米的“果宿”露营基地,6座风格迥异的半山木屋沿山势错落分布,木质栈道蜿蜒其间,串联起户外餐厅与观景台。每当夕阳为木屋披上暖金色的纱衣,碎石小径上风铃声清脆悦耳,星空下的静谧村落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胜地。依托省文旅厅专项帮扶资金,建成100平方米的“水果迷你加工厂”,让苹果、梨、葡萄等鲜果化身果干、果脯、果宴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价值跃升,以“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丰富文化生活,传递欢声笑语满家园
走进钱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农家书屋里,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葫芦丝、电子琴、竖笛、口风琴等音乐器材一应俱全……钱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潘兆芳介绍,实践站设立了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
除了文化阵地建设,在文化活动的打造上,钱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春节写春联、包饺子、舞龙灯等活动接连不断,喜庆氛围扑面而来;端午节里,包粽子比赛热火朝天,粽叶飘香间,邻里情谊愈发浓厚;中秋佳节,村民们齐聚一堂,赏月、猜灯谜、品尝月饼,在团圆的氛围中共享天伦之乐。“我们的文化活动深受村民喜爱,每一次活动现场都热闹无比。”村干部杨丰华开心地介绍道。钱湾村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整个村庄沉浸在温馨浓厚的节日氛围之中,成为村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记忆。
推进民主管理,夯实社会治理显成效
在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钱湾村将民主管理深深嵌入乡村治理的肌理。村里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从村道硬化方案到集体产业规划,村内重大事务皆由村民代表充分讨论、民主决策。为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村里设立村民议事会,搭建起村民与村委会直接对话的平台,无论是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是关乎村庄发展的要事,村民均可在此畅所欲言,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针对农村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钱湾村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通过定期排查、及时调处等方式,有效化解了村内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还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今的钱湾村,文明之花灼灼绽放,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果香四溢的庭院里,是生态宜居的幸福剪影;民宿林立的山脚下,是产业兴旺的蓬勃图景;欢声笑语的节庆中,是文化浸润的精神富足。从“全国文明村”到和美乡村样板,钱湾村正以产业发展与文明创建同频共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交相辉映,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立起标杆,让文明乡风与振兴潮涌,在鸭绿江畔谱写出更加动人的时代新篇。